• 首頁> 新聞資訊

    電鍍行業環境影響評價出新規范,科海思助力企業實現廢水持續再利用和重金屬資源化

    2021-11-25451

    電鍍作為一種表面處理技術制造業的基礎工藝之一是高端技術和現代工業體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航空航天、電子通信計算機、兵器裝備、石油化工、造船、五金工具和機械制造中應用廣泛。隨著電鍍建設項目的不斷發展,對環境產生的污染也愈加明顯

    河南發布電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進一步規范電鍍行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保護生態環境河南省生態環境廳起草發布了《河南省電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查審批原則要求(修訂)(征求意見稿)》作為對電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規范

    審查審批原則要求中明確指出,新建(改、擴建)電鍍項目應符合國家和地方的主體功能區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等相關要求,新建電鍍項目應建設在污水集中處理等環保基礎設施齊備的產業集聚區或專業園區,并符合園區發展規劃及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要求。

    攝圖網_501171672_電鍍工廠車間01).jpg

    “環評”對水污染防治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審查審批原則要求對于水污染防治提出,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治、深度處理、分質回用的原則,設計全廠排水系統及廢水處理處置方案。電鍍企業應推行電鍍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含氰廢水、含六價鉻廢水、含配位化合物廢水須單獨收集、單獨預處理后才可排入電鍍混合廢水處理系統進一步處理,非電鍍廢水不得混入電鍍廢水處理系統。

    審查審批原則要求還要求,鍍鉻、鎳、鉛、鎘的電鍍工段廢水(包括含鉻鈍化、鎳封、退鍍工序)及清洗廢水(應全部回用,實施零排放;其他廢水經廠內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盡可能回用,優先回用于清洗等水質要求不高的工段。

    與此同時,外排廢水原則上應納入區域廢水集中處理廠處理,現有企業改擴建且外排廢水確不具備排入區域集中污水處理廠條件的,排放應滿足相關流域標準及《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1900排放限值要求,并滿足我省及當地重金屬污染控制要求,重金屬排放指標進行區域減量替代。全廠原則上只能設一個污水排放口。

    攝圖網_501171671_電鍍工廠車間02.jpg

    科海思電鍍行業廢水解決方案,如何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

    電鍍產生的廢水水質復雜,成分不易控制,其中含有鉻、鎳、鉛、鎘等重金屬離子和氰化物等,有些屬于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劇毒物質,對對土壤,動植物生長均產生危害。科海思作為集廢水治理、環境治理和化工工藝服務為一體的環保綜合服務商,針對電鍍行業中所存在的重金屬超標,以銅、鎳、鎘為典型,化工工藝不能滿足排放標準,以及中和沉淀耗堿成本高、污泥量大、危廢處置成本大等問題,依托十余年的水處理實踐經驗,研究開發出成熟的電鍍行業廢水解決方案。

    相對于常規的電鍍廢水處理工藝,科海思解決方案選擇性螯合樹脂的使用,使得出水銅鎳鎘等重金屬離子穩定達到0.02mg/l,遠遠低于《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標準,同時回收有價值的金屬離子,如銅、金、銀、鈀等,從而降低藥劑消耗和危廢污泥處置成本,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另外方案可對磷、總氮、氨氮、氟、砷等有害元素進行選擇性吸附,穩定達標。

     

    關于科海思

    科海思作為行業前沿技術推行者,2011年與美國Thermax集團(Tulsimer)、德國Watch集團合作成為其中國區總代理,將“特種離子交換樹脂”首次引進國內,基于國情進行工藝創新,添補行業空缺,完成技術升級。在推廣實踐中,倡導 “環保治理價值化”新理念,運用國際先進技術在治理的同時進行廢物資源再生,將企業環保建設從單純投入轉為開源投資。

    科海思經過不斷耕耘與積累,擁有國內多項技術專利,2018年成為 “一帶一路”綠色環保項目戰略合作伙伴,支持國家“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建設。目前已與APPKANOO、紫金礦業、富士康、殼牌、、美國安美特、三星、中鹽等國內外企業開展密切合作,同時也為多家高校、研究院及2萬多家環保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助力環保產業構建良好生態環境。

    微信截圖_20211105085405.png

    美女的让男人桶爽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