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4455
工信部、水利部發布的《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2021年)》中,循環水處理技術在39項共性通用技術中位居首位。由此可見,循環水處理技術在提升工業用水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由于水分蒸發、風吹損失等情況使循環水不斷濃縮,其中所含的鹽類超標,陰陽離子增加、pH值明顯變化,致使水質惡化,而循環水的溫度,pH值和營養成分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冷卻塔上充足的日光照射更是藻類生長的理想地方。
而結垢控制及腐蝕控制、微生物的控制等等,必然的需要進行循環水處理。
循環水中微生物的危害?
循環冷卻水中的微生物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冷卻塔在水的蒸發過程中需要引入大量的空氣,微生物也隨空氣帶入冷卻水中。
二是冷卻水系統的補充水或多或少都會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也隨補充水進入冷卻水系統中。
藻類在日光的照射下,會與水中的二氧化碳、碳酸氫根等碳源起光合作用,吸收碳素作營養而放出氧,因此,當藻類大量繁殖時,會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有利于氧的去極化作用,腐蝕過程因此而加速。
微生物在循環水系統中的大量繁殖,會使循環水顏色變黑,發生惡臭,污染環境。同時,會形成大量黏泥使冷卻塔的冷卻效率降低,木材變質腐爛。
黏泥沉積在換熱器內,使傳熱效率降低和水頭損失增加,沉積在金屬表面的黏泥會引起嚴重的垢下腐蝕,同時它還隔絕了緩蝕阻垢劑對金屬的作用,使藥劑不能發揮應有的緩蝕阻垢效能。
微生物黏泥除了會加速垢下腐蝕外,有些細菌在代謝過程中,生物分泌物還會直接對金屬構成腐蝕。
所有這些問題導致循環水系統不能長期安全運轉,影響生產,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微生物的危害與水垢、腐蝕對冷卻水系統的危害是一樣的嚴重,甚至可以說,三者比較起來控制微生物的危害是首要的。
循環水處理的必要性?
根據企業循環水系統的特點和工藝條件,結合當地的水質特點,選擇適合企業運行條件的水處理方案,通過加藥等措施,控制循環水指標在一定范圍內運行,既保證生產設備的長周期運行,又提高了循環水利用率。
循環水處理技術的利用,既能給企業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又能為社會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所以循環水處理技術應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循環水處理關鍵技術及其指標?
《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2021年)》中共涉及循環水綜合處理技術、循環排污水提標處理技術、循環水臭氧高級氧化技術、循環水復合管膜高效過濾凈化技術、循環水電化學處理技術、循環水無磷/低磷處理技術共六項技術,其主要技術指標、適用范圍以及所處階段具體如下:
技術革新促進水資源高效利用?
為加強水資源高效利用、循環利用,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實現企業資源價值化,科海思圍繞包括循環水處理在內的廢水處理、廢氣處理和危廢治理領域的環保治理難題,不斷探索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
其中,間冷循環水離子交換處理裝置、發電機定子冷卻水處理系統等行業解決方案,使企業控制循環水指標在一定范圍內運行,既保證生產設備的長周期運行,又提高了循環水利用率,在給企業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的同時,為社會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